昨晚刷到高通的一段发言配资股票配资平台一流,我忍不住笑了。
Mate70 刚一卖爆,他们立刻跳出来说华为“不尊重全球化分工”。
这话听着就别扭——前几年断供的正是他们,如今人家自己硬扛站起来了,又说不合群。
逻辑上像不像:饭桌上你把人赶走,别人回家自己炒菜吃饱了,你反过来指责“不支持餐饮业”?
要理解这股讽刺味,还得回到 2019 年。那时候华为被拉进清单,高通第一个掐断 5G 芯片。
Mate40 系列被迫用 4G,门店里顾客都在吐槽“旗舰卖残版”,渠道商更是焦头烂额。
彼时的高通没喊全球化,而是默默收着专利费,华为每年上百亿美元采购的合作关系一夜翻篇。这就是被“卡脖子”的痛。
也正是在那段日子,华为把研发部变成了“前线”,华为的工程师当时真的是搬着行军床住实验室。
几年后,麒麟 9020 出现在舞台中央,性能直接提升 40%,还顺带把 5G-A 带上了桌面。这不是凭空造出来的奇迹,而是被逼出来的生存本能。
换句话说,所谓“不合群”,是被孤立后走出的另一条路。
更别忘了系统层面的进展。鸿蒙 5 已经接入了超 11 亿台设备,从手机到汽车、冰箱都能互联。这是另一种“全球化”——但不是依赖某一家供应商,而是通过生态自成体系。
对用户来说,能不能流畅用、能不能跨设备协同,比那些口号更实际。Mate70 一开售,线下几百人排队,单周 60 万台销量,这些冷冰冰的数据才是对质疑的最好回击。
高通的矛盾态度其实不难读懂。
一方面他们仍靠专利费稳定盈利,去年还在财报会上求华为别彻底抛弃骁龙;
另一方面,华为自研芯片一旦量产,就直接威胁他们的核心现金流。
于是我们看到今天的画风——嘴上批评,心里焦虑。这不是全球化的讨论,而是失去依赖客户的慌乱。
在我看来,真正的全球化从来不是单向度的。开放和自立完全可以并存。谁不想舒服地买零件省心?
可当别人随时能关掉你的阀门,你只能选择自己造。
企业做“Plan B”,这是基本风控逻辑。全球化的价值在于彼此可依赖,而不是一方说了算。
否则,这种“分工”更像是规则绑架。
眼下,Mate70 的溢价还没消退,市场热情反而越炒越高。这说明消费者用脚投票——不是因为情怀,而是因为真体验。
玩游戏更稳,弱网不掉线,续航拉长,这些体感远比口号更能打动人。经销商也算得清账,北京一天几千台出货,不是靠喊口号,而是靠产品硬实力。
高通如果真想守住市场,应该拿出更强的产品,而不是在场外喊犯规。
毕竟消费者只认谁能用得爽,不会管背后谁在谈“分工”。
对华为来说,接下来的考题是产能爬坡和开发者生态,能不能把这股势头稳住才是关键。全球化不是一句空话,它最终落脚在用户手里的体验。
牌桌上的规则很简单:拿产品说话,拿技术见真章。观众不关心谁喊得响配资股票配资平台一流,他们只看谁笑到最后。
华夏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